食物檢驗也有顏色標準
色彩是我最關注的,因為它在視線很遠處就開始吸引我了。——亨利·馬蒂斯
食品行業,顏色就是金錢。在整條生產及運輸鏈中,很多食品是需要經受接連不斷的檢色標準考驗,一般食品公司會用特制的色度儀掃描生產線上的產品,以確保產品的色調數值保持一致。運輸過程中,水果、蔬菜等被封裝在化學“改良”過的氣體中,由于水果的顏色和莖稈的樣子越好看越新鮮,就能賣越貴。在美國農業部就有一套關于食品---橙汁的顏色標準,橙汁的色調必須據此嚴格校準(A級濃縮還原橙汁要求做到“成色遜于標準5號色,但又遠勝于6號色”)。
顏色是食品和生產質量重要的指標之一。產品的評分部分基于顏色。美國知名的色彩機構Munsell(孟塞爾)的顏色標準就囊括了炸薯條、番茄、南瓜、橄欖、糖漿、蜂蜜、櫻桃等食品。
美國MUNSELL孟塞爾USDA冷凍法式炸薯條標準色彩 (每包5件)
Munsell孟塞爾實驗室是美國農業部標準的認可供應商,它的顏色標準可幫助農業專業人員確定何時采摘農產品以及如何根據顏色對其進行分級,食品加工者還在加工和包裝階段的各個階段使用顏色,孟塞爾的一位管理人員阿特·施莫林說,像酒漬櫻桃(maraschino cherry)這樣的產品其實有兩套顏色標準:櫻桃首先要漂成一種暗淡的黃色,這是為了之后能成功地染成標志性的亮閃閃的紅色;第二套標準才是那種紅色。
人們癡迷于美食的顏色,絕不僅是表面功夫,我們一直認為感知美食的器官應該是舌頭,但其實眼睛才可以稱得上是重要的味覺器官。牛津大學跨通道實驗室的主任查爾斯·斯賓塞指出人類大腦皮質中超過一半的“不動產”都致力于處理視覺感受,卻只有1%-2%是關乎味覺功能。事實上,顏色改變了我們如何品嘗食物。
1980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專家通過蒙住試驗人員的眼睛,給他們喝一種飲料,然后問是不是橙子味的,僅1/5的試驗人員能夠辨識。但當他們能夠看到飲料時,所有人都“喝出來了”橙子味。而當試驗人員試喝一種調色成橙色的青檸味飲料,一半人認為這是橙子味的,當青檸味飲料是綠色的,沒有人犯錯。說明人的眼睛看到的食物顏色會直接影響我們對食物的判斷。
另一項實驗中,人們認為白色馬克杯中的咖啡嘗起來沒有透明杯子或藍色馬克杯中的那么甜,當然不只是飲料本身的顏色事關重大,根據試驗人員的反饋白色圓盤上的草莓慕斯會比黑色方盤上的更好吃。
在特定情景下,想讓這杯飲料甜一些?覺得這款葡萄酒不好喝?嘗試調整一下飲料杯子的顏色或者室內燈光吧。
其實人類的大腦就像一臺預測引擎。如果亮紅色的水果總是嘗起來更甜,你下次吃一個看起來是亮紅色的水果時,就會產生一個“反向投射”,也會認為是甜的,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綠色的水果一般都是未成熟的、酸的,我們根本無需品嘗綠色的草莓就知道它的味道是不討喜的,需要等成熟變成紅色時才能為我們提供很多能量,而等成熟變成紅色后,又分很多的等級,可以根據顏色來判斷成熟程度。
- 2020-05-20
- 2019-01-01
- 2015-11-05
- 2020-06-04
- 2021-01-03
- 2020-05-13
- 2020-05-17
- 2020-03-21
- 2022-04-12
- 2019-12-06
- 2019-08-01
-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