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千年前的專屬色彩配色
說到色彩這個概念,大部分人特別是專業從事設計領域的朋友都會首先想起國際色彩權威機構PANTONE潘通。從2016年流行的水晶粉和靜謐藍,到2017年的草木綠,PANTONE每年宣布的流行色,不僅好看,而且名字優雅動聽。
在外國人眼里中國傳統顏色無非就是大紅大綠,下圖的服裝我們先不論其設計,單是看顏色,紅色為主,看起來很喜慶,這是維多利亞秘密里所認為的“中國風”。
其實,中國傳統顏色并不只有大紅、大綠。中國幾千年來,積累了上百種好看的顏色,遠比國際PANTONE色彩驚艷百倍,早在中國古代,就有一些中國的專屬色彩的名字和背后的意義!如下圖:
中國風配色卡,這些顏色都是從古代的文物上出現的經典配色取下來的。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里面的名字都很有趣,你光聽名字是猜不到它的顏色的。比如,“竹月”,這是什么顏色呢?它描述的是一種“竹林當中月色清冷”的感覺。也就是,淡淡的藍色加了點紫。
再比如“百草霜”,霜,聽到這個字想到白色,但是一看,竟然是個深灰色?
秋香色:源于秋日之花
在古人的認知里,一共有五個顏色,分別是“紅黃青白黑”。增加了黑色和白色,被稱為:五正色。其他的顏色都叫間色,是由五正色混合來得到的。
這五色,不僅代表了五種方位,還構成了宇宙的五種基本元素,被運用在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較為熟悉的就是官服,用服裝的顏色決定人的等級。
同樣是色彩理論,中國和西方較為不同的地方在于:西方人重視邏輯,他們的色彩理論是基于實驗、細胞學說總結出的。而中國這套五色理論,卻是通過感受、想象,得出的。
近代流行色的制定,如潘通今年公布的草木綠流行色,其實是根據當年的政治、經濟、人文環境特別相關,當社會氛圍比較緊張,壓力比較大的時候,才用綠色系來代表生機,舒緩壓力。
你會發現,把綠色作為流行色,其實跟咱們老祖宗曾經做的很類似,都是回歸我們對色彩的真實感受、去尋找色彩對人心的治愈效果。
色彩其實就是我們對自然的真實感受。“沒有一個藝術家可以像大自然一樣揮霍色彩,我們對所有美的感受,都來源于大自然里的震動。”當人們開始留意空間遠近的不同、發現四季的流變、讓世界的顏色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才從內心里真正擁有了那些無法復制的美麗的顏色。
如需了解更多色卡產品,歡迎訪問http://www.buenofashion.com/seka
- 2020-05-20
- 2019-01-01
- 2015-11-05
- 2020-06-04
- 2021-01-03
- 2020-05-13
- 2020-05-17
- 2020-03-21
- 2022-04-12
- 2019-12-06
- 2019-08-01
- 2019-08-01